“和熊孩子相处,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为什么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矛盾有激化的趋势?”近期,有关“一老一小”的舆情事件频频登上热搜,部分观点甚至被贴上了“厌老”“厌童”的标签。在网络舆论空间,一些偶发的个体经历,在资本和流量的助推下被无限放大,容易引发道德价值观的撕裂和群体对立。
对待老人和孩子的态度,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厘清“厌老”“厌童”的话语陷阱
所谓“厌老”“厌童”,究竟厌的是什么?
相信不少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难得周末想睡个懒觉,一大早却被广场舞音乐吵醒;好不容易在小区找到一个停车的位置,却被告知这里是老人乘凉专用;一身疲惫坐地铁回家,还要面临“要不要给老人让座”的内心挣扎……
需要忍让的还有孩子。高铁上打个盹,却被毫无征兆的尖叫声吓醒;开车路上,因为“熊孩子”的突然乱入而心跳加速;亲子聚会的喧闹,令一顿安静优雅的晚餐泡汤;来回地奔跑喧哗,让一场你期待已久的电影变得兴致索然……
在人口高密度、讲究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断被挤压,放松的机会越来越少,也就让人倍加珍惜。当老人和孩子成为舒适区里的“不速之客”时,人们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被“冒犯”的感觉,进而产生抵制和防御。
如何看待“厌老”“厌童”现象,必须厘清两个话语陷阱:其一,厌的不是所有的老人和儿童,而是个别现象和个别的人;其二,不能把“厌老”“厌童”的人群仅限定在年轻人。对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罔顾他人感受的言行举止,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心生厌烦情绪。
警惕网络制造“互恨社会”
老龄化、少子化的日本和韩国,被认为是“厌老”“厌童”心态蔓延的重灾区。有媒体报道,日本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资源争夺战正在变得白热化。日本年轻人称呼老年人为“老害”,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有组织诈骗、入室抢劫等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厌童”现象则在超低生育率的韩国十分凸显。全韩国大约有500个禁止儿童进入的区域(no kids zone),其中包括不少餐厅、图书馆等公共活动场所。
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能不能避免厌老、厌童导致的社会恶性冲突事件,能不能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在资源配置上做好平衡,满足多元诉求?
对任何以“厌老”“厌童”之名增加群体对立的话语输出,都需要保有理智和审慎的态度。综观近期“厌童”热搜事件的走向,从5月份的“高铁掌掴事件”,6月份的“热水泼小孩事件”,再到7月份的“熊孩子揪乘客头发反被家长怒怼事件”,一些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俨然将老龄化加深和生育率走低背景下的群体焦虑,当成了流量密码。部分平台和自媒体传播一些丧里丧气的话语,除了增加“互恨社会”的心理暗示之外,对解决问题并没有起到任何帮助。
9月17日,小朋友在南京科技馆体验“人体溜溜球”苏阳 摄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网络自媒体和社交平台在“流量为王”的驱使下,为了博眼球、赚点击,刻意炒作相关话题,甚至炮制假新闻,人为制造群体冲突和对立。比如,早前一组题为“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的图片在网上流传,后经证实,所谓“讹诈外国人”不实,涉事大妈的确被老外撞倒。又比如,网上流传着一张幼儿园老师给班里的孩子“下药”的微信截图,事后被证明是刻意制造的假新闻。
“相向而行”化解戾气
在一个自古崇尚尊老爱幼的国度,“厌老”“厌童”现象的出现发人深省。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加上网络舆论环境纷繁复杂,总有一些标新立异或别有用心之人,及其背后的资本与势力,想要“解构”文明大国固有的道德价值根基。
据统计,我国约有1/5的人口在14岁以下,另约1/5人口在60岁以上。残疾人超过8000万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约有2000万人。他们的特殊需求是自然生命阶段、固有生理状况决定的,而不是个人偏好、个人选择能够决定的。如果我们的公共设施不能有效给他们提供服务,那只能说明设施还不够“公共”,需求对接还不够“精准”,并不能说明他们没资格。
近年来,我国多地致力于探索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老人友好型城市,努力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等民生发展目标,就是为了让上述群体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社会支持。这些既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也包括公共政策、人文关怀等软环境的支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更应该理解,如何先做好集体的人、社会的人,再去实现个体的人、自利的人。只有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包容度提升,实现“相向而行”,才有可能消除原子化、圈层化、标签化社会中的戾气,才有可能消解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部分人利益所造成的挫败感与伦理悖论。
时代的车轮向前,文明的车轮也当向前。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中,既要让我们的传统美德根脉永续、焕发新生,亦要让整个社会文明矗立起人性的灯塔,闪耀起理性的星光。(记者 俞菀)